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无论是规模、服务能力还是在产业链内的议价能力,都很难获得优势,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大企业拿出的低价,常常不得不“望标兴叹”。可是随着低价低质、不平衡报价泛滥等情况的出现,越来越多业内人士和规则制定者开始重新审视最低评标价法。小企业真的只能通过低价拿下项目吗?除了一味低价,还有什么其他的报价策略?接下来兰州标书代写小编与大家分享4种报价策略,希望能起一定帮助。
1、不平衡报价法。
这是指一个工程项目的总投标报价基本确定后,如何调整内部各个项目的报价,以期既不提高总价,也不影响中标,又能在结算时得到理想的经济效益。
2、多方案报价法。
有时招标文件中规定,可以提一个建议方案;或对于一些招标文件,如果发现工程范围不很明确,条款不清楚或很不公正,或技术规范要求过于苛刻时,则要在充分估计风险的基础上,按多方案报价法处理。即按原招标文件报一个价,然后再提出如果基本条款做某些变动,报出报价可降低的额度。这样可以降低总价,吸引业主。
3、突然降价法。
采用突然降价法而中标,因为开标只降总价,在签定合同后可采用不平衡报价的思想调整工程量表内的各项单价或价格,以期取得更高的效益。
4、先亏后盈法。
争取评标奖励。有时招标文件规定,对某些技术规格指标的评标,投标人提供优于规定的指标值时,给予适当的评标奖励,如评标加分或减分一定百分比的评标价格。